履职尽责 怀揣民意为民“代言”

2022-04-28 中国文化人物 中国文化人物网
——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0年11月30日,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参加“辽宁好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庆典



2020年9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到辽宁省盘锦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1年7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接待辽宁省锦州市高素质农民到润泽产业园学习



2020年9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在润泽产业园安排工作



2021年6月29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在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陪同下到润泽产业园调研



2021年5月31日,全国人大代表唐廷波参加辽宁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

       生活中有很多偶然和必然,而偶然中常常孕育着必然。几年前,我因为写一篇关于农村社区治理的文章,请教过唐廷波代表,有农村情结的他与我一样,共同有着对农民的情怀、对农村的关注、对农业发展的期盼,自然聊得话题很近。
       “作为来自农村的基层人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来自最基层老百姓的‘代言人’,心里就得装着老百姓的那些事,为他们出主意、解难题,经常听他们唠心里话,把他们想办的事办好,解决好他们想解决的问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充满深情地说。
 
产业脱贫 致富路上一个不能少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2016年2月,唐廷波开始担任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汉子,一直怀着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既然被选为水泉村的当家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家乡摆脱贫困,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让家乡尽早摘掉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唐廷波没少费心思,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通过调研问诊,他发现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发力重在产业支撑,需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才能解决好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问题,真正带动老百姓摆脱贫困。
       “要致富,靠支部。”想到这里,他首先找到各个支部委员谈心,统一思想,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作为己任,积极探索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致富增收的途径,先后多次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最终选定了通过土地流转、领办村级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路子。
       “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才能步调一致。”2016年4月,水泉村党支部开始牵头领办经营实体经济,计划成立喀左县润泽土地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筹备成立合作社事宜。刚开始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老百姓固守田园思想严重,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唐廷波就从做群众工作入手,采取“三走三讲清”的方法为群众解放思想,答疑解惑。唐廷波的激情和决心感染了大家,多数村民对流转土地有了新的认识,投了赞成票,成功破除了产业发展的各种阻力。
       2016年6月,喀左县润泽土地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如期成立,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发展高效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合作社成立之初,吸纳农户81户324人入社,吸纳贫困户58户,112人全部入社,当年完成设施农业大棚7栋,发展保护地和蔬菜种植。
       2017年,合作社又流转土地160亩,尝试种植了花期较长、经济附加值较高的花卉,打造了润泽花海景区。目前已经累计流转土地600亩,建成了集“花海观光、鲜果采摘、蔬菜认养、光伏发电、设施农业、党史长廊”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红色旅游基地。依托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100个。2021年水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7万元,水泉村走上了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道路,既巩固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群众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财政资金加大了支持力度,为村里各项发展提供‘粮草军需’。”唐廷波说,近年来,村里共整合各类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后将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产业园发展提质增效,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决战脱贫攻坚的答卷上,水泉村还差两户3人。7个半月,我们要奋力达到满分。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我们这几年坚定4个字‘产业兴旺’,路子对了头,干事有劲头,成事有奔头,所以有信心。”2020年5月,唐廷波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表示,经过全村人几年的拼搏,建档立卡的58户112个贫困户中,已经脱贫56户109人。
       唐廷波最牵挂的就是还没脱贫的3位乡亲。水泉村二组村民佟树启是这3位乡亲之一。2019年7月,在脱贫攻坚“回头看”时,唐廷波发现,因佟树启患上心脏病,其母亲患脑血栓,家里房子破旧不堪,生活很困难。唐廷波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按程序将母子2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当年对佟树启家的房子进行翻建,并为母子二人办理低保手续,还让他们以政府分配的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得到村合作社分红920元。待佟树启的病情好转,村里给他安排了村环境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每月工资850元。同时,佟树启还到集市摆摊卖水果,在家里他还搞起特种羊养殖,小日子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佟树启激动地表示:“多亏唐书记,让我家的日子好起来了!”
       让全村的百姓脱贫不返贫,都能永久过上好日子,是唐廷波最大的心愿。处在易致贫边缘的十二组村民邹吉存是唐廷波心中的一份挂念。在走访调研中,唐廷波得知,邹吉存妻子不幸患上乳腺癌,为照顾妻子,原来每年都外出务工的邹吉存今年不能出去务工,家庭收入一下陷入困境。唐廷波便主动上门找到邹吉存,安排他到村合作社务工,每月工资大约3000元。这样既照顾了家属,又有稳定收入,也保证了邹吉存一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憧憬。
 
筑路搭桥 小康路上携手向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多年来,由宁城至葫芦岛连山区孤竹营子途径水泉镇水泉村的“宁孤线”路段一直是水泉镇人民的心头大患。该路段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由于地势较低,一到阴雨天积水十分严重,雨水倒灌至临街网点,给周围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制约了村里的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开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脱贫的能量正在聚集,但交通是首先要破解的难题。
       改善交通,迫在眉睫。2017年,经过唐廷波多次奔走协调,得到市、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确定了总长为4.866公里的“宁孤线”改造项目,通过走访调研、征求群众意见以及前期的拆迁、安置等工作,“宁孤线”施工改造项目提上了议事日程,从此,修路工地便成了唐廷波与老百姓一同奋战的“战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清晨开工,唐廷波就带着乡亲们和施工队一铲一锹地拓路,有时忙到下午一两点才吃午饭。目前,宽8.5米、长4.866公里的柏油路面及3公里的地下排水设施已经铺装、修建完毕,全线通车。这一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全镇域内群众出行难及临街网点进水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受益群众达近17000多人,让群众彻底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历史问题。几年来,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新建文化广场3个,硬化水泥路面51公里,实现了14个村民组户户通水泥路面,安装路灯150盏,栽植风景树、花卉10万株,新建文化一条街1500米,全面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作为村民的带头人,唐廷波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走访排查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首要工作。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唐廷波聚焦“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这个重点,组织村干部和卫生室工作人员,持续开展“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摸排上报工作,同时组织村民组长对群众聚集闲聊和走门串户的现象进行劝导。“村干部就是村子的守护者,我们要守住路口,替村民把好门,把疫情关在门外”,在防疫动员会上,唐廷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守好生命,护好生计,虽是“两难”选择,但只有在实践中做到“两不误”,才可能真正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全”。既要防止病毒扩散,又要保证生产生活,统筹好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农村而言,是发展理念的一场检验,也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实践,更是确保疫情不“失控”,发展不“失速”的必由之路。
       2021年3月25日,自朝阳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以来,他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在村出入口科学设置防控疫情监测点,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以及志愿者力量,24小时值班值守,逐一对所有进入车辆及同乘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水泉镇水泉村处在交通要道,每天出入口车流量达到400余次,每次都是“近距离的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唐廷波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耐心做好信息登记。看到志愿者风雨中辛勤付出、风餐露宿,他积极捐款捐物,表示慰问、表达敬意。唐廷波说:“我是共产党员,心里就得装着百姓,为他们出主意、解难题,让他们看到有党组织在关心他们。”唐廷波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心、用情、用行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建言献策 做有责任担当的代表
 
       唐廷波怀着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把心思用到为村里的发展服务上来,用到为老百姓的幸福服务上来,自觉做好“五种人”:正确把握形势,做个“明白人”;着力抓好经济,当好“领路人”;切实维护稳定,当好“守护人”;不断加强团结,当好“掌舵人”;努力提高素质,做好“带头人”。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唐廷波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是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一定要了解农民的想法和心声,把农民的声音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唐廷波在2022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的建议》。其中,他重点谈到了亟待解决的农村人才问题。尽管水泉村产业越来越旺,村民也纷纷走上脱贫致富路,但农村缺乏人才也成了唐廷波一直思考的问题。唐廷波认为,农村人才如果仅仅依靠农村自己培养,那这池水只会越来越浅。他建议,以人才市场和农村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根据不同人才对农村产业振兴作出的贡献予以鼓励和激励,不断壮大扎根农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队伍。另外,唐廷波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出台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面对面合作的相关政策。他说:“职称、职级、待遇等激励政策,都应鼓励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专业人员走进农村,面对面向农民传授养殖、种植、生产等各方面农业生产高技术、高科技,这样农民才能实实在在地受益,农村发展才有后劲。”
       厚植人才热土,勇担时代使命。唐廷波说:“农村有了人才,产业才会更加兴旺。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乡村振兴才不会落空。”在他看来,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把农民的心声反映上去,更要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声音传递下来,传递到千家万户,传遍水泉村的田间地头。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基层党员干部说话大伙更相信、更愿意听了!”唐廷波说。
       唐廷波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水泉村是市级贫困村。村集体靠着租赁土地等有限的经济来源,一年到头,收入仅有两万元左右。贫困村里多计较,一点点小事,就会惹得兄弟阋墙、怨声载道。唐廷波不仅需要带着村民探寻脱贫之路,也渴望找到安心之策。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唐廷波感慨地说:“进入新时代,‘等、靠、要’等陋习必须改变,要建设美丽富饶的家园,先要‘强’心、‘聚’心,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否则只靠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上下形不成合力,蕴藏在群众身上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个人再有本领也难以起到好效果。”
       为此,唐廷波带领水泉村党支部大力推行“道德银行”建设工程,通过10个方面27项标准建立“道德银行”积分管理机制,从家居环境、遵纪守法、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村民开展评比考核,实行“一月一打分”“一季一兑现”“一年一表彰”方式,对村民道德行为进行量化,使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17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语重心长地指出,要“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几年,唐廷波亲身感受到,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断加强,村干部脑袋里拒腐防变的弦越绷越紧。“现在我所了解的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不民主、公不公平一目了然,村干部的威信就立起来了。”良好的干部形象,带来的是心齐气顺、安居乐业。唐廷波说:“就拿我们村举例。过去忙,是忙调解矛盾、忙处理问题;现在忙,却是忙着发展、忙着进步,全村上下都有获得感。大伙儿都说,习近平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真是抓对了!”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唐廷波说:“我有信心、有能力抓好各项工作,带领水泉村4000多名乡亲父老,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将我们的农村建设得更美,让我们的群众生活得更好。”始终从水泉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实实在在为民做事,真真正正为民解忧,唐廷波正带领着全村老百姓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胸怀梦想、笃信前行。(陈庆立)
 
(责编:张彦、刘升)

阅读
点赞
32232
阅读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