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路 中国之治 中国之理|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联系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中国之路 中国之治 中国之理|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联系

    2023-03-24 11:0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通透”、讲“通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贯穿时代的积极理念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转化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力。图为近日,市民在湖北省武汉中心书城阅读挑选文化书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悠久辉煌,古老丰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与特性交相辉映。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具体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必须与之同向并行、相辅相成。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必须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份瑰宝。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赋予了现代化以“中国式”的特点与时代烙印。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精髓渗透于新时代的执政理念、执政思维以及战略布局中,从而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正是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内涵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理论、目标、制度、文化等丰富意蕴,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现代化的主动探索和深刻总结,是已被实践证明成功的现代化整体性方案。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自身置于世界格局,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面对重要的历史机遇,相互探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在开放的新时代,我们既要学习借鉴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日益繁荣的航标,在中国式现代化方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内含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深厚积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般从未中断、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演变中一以贯之的基础是坚持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没有中华儿女的奋进拼搏、实践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失去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延续发展至今,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时代特点。在这种新旧交融的情况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进,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的“四个自信”必须要有“文化自信”的一席之地。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并推进,正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这种“相结合”的思想文化成果指导整个现代化进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融贯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三个核心要素,蕴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倡导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是一条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正在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的是深沉广博的厚德载物精神,体现的是刚健自强的创造精神,这里的“道”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之道;是道法自然、可大可久的发展之道;是天下为公、天道无私的公平之道;是天人合一、义利统一的正义之道;是民为邦本、明德亲民的民主之道;是为仁由己、礼乐皆得的自由之道。不同于西方强调普世价值的资本主义或个人主义,中国发展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国家、民族、政党、宗教共同追求的价值,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的价值纽带,是各个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处理好相互关系的价值准绳。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中国智慧正在迅速走向世界,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郁色彩的新概念新表述新论断,日益成为国际话语场中的核心议题和基本共识,逐步展现出中国文化和价值理念对世界的巨大引领作用。实践得来的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正确义利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今日的中国依然会继续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勇毅前行,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