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6月10日电(记者 洛登、索朗德吉)罗布斯达历时近一年绘制的藏传佛教密宗“三怙主”唐卡,即将进入最后的“开眼”阶段。“开眼”就是绘出主供佛的眼睛。
2012年,罗布斯达从一名个体画师升格为西藏唐卡“勉萨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年,他创办了西藏唐卡画院。
唐卡是藏族绘画技艺,兴起于公元七世纪,工艺复杂,独具特色,如今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正在发展成为产业。
这种技艺流传至今,流派众多,其中,勉唐、勉萨、钦孜、嘎玛嘎赤成为主流。2006年,唐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身唐卡绘画世家的罗布斯达有今天的成就,不无先天优势,更有后天努力。他11岁开始师从爷爷和其他唐卡大家,从白描学起,用了十多年时间,学成出师。
这个学制延续到了他的唐卡画院。“学生系统学习6年后方可毕业。”目前,这里有50多名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农牧民家庭,他们享受包吃包住免学费的待遇。
“小时候家里偶尔点煤油灯,深夜经常起来反复练习佛像白描。”仅是释迦牟尼头像的白描,就需要学习4个月。“白描是基础,它是唐卡的脊梁。”
19岁的嘎玛白久已经历了半年多枯燥的学习。他没有绘画基础,从佛像白描学起。
“有严格的要求,学起来特别难!” 嘎玛白久说,“有时候想还不如去干体力活,干脆、痛快。”
罗布斯达年轻时并未有过这样的想法。在他学习祖传技艺时,同龄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为了补上这个课程,28岁那年他走进学堂。
“你这是疯了!好好的收入放弃,非要上学念书!”家人的反对没有改变他的决心。
他用了三年时间,专心钻研藏文化与藏文学。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选择留在拉萨。
130多年前,“勉冲平康”充分延续西藏唐卡重要流派“勉萨派”。为了发扬光大这门祖先留下来的技艺,罗布斯达开门招徒,广传薪火。
罗布斯达创办的西藏唐卡画院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唐卡画师。他希望把唐卡画院打造成西藏唐卡代表性的传承基地。
30岁的贡觉杰,随罗布斯达学习已有20年的时间,如今已是画院老师,西藏唐卡一级画师。
唐卡画院三楼教室里,贡觉杰正在指导一名学徒。
唐卡画院设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学生们时而轻蘸颜料,时而勾勒线条,时而仔细端详……
“我们这儿没有民族之分、性别之分,只要你会藏文,想学唐卡,都可以来。”贡觉杰说。
如今,西藏唐卡主要流派都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良好的师徒传承体系。唐卡也已走向市场,“现在是历史上保护传承唐卡文化的最好时期。”
西藏文化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西藏现有2000多位专职唐卡画师,每年生产的高端精品唐卡有上千幅,而整个唐卡产业年产值已过亿元。
罗布斯达兴奋于唐卡产业的迅速发展,但烦心事也不少。
“招不到很多学徒,招进来的有些又坐不住。”这令他担忧。
出于对“指尖神韵”的匠心追求,罗布斯达不想因为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而影响最后的完美呈现。经过近一年努力,这幅“三怙主”唐卡的创作已进入尾声。
过不了多久,一幅色彩考究、形象传神、用笔细腻的唐卡画作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