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讲座称挨揍的女人更健康 评论:警惕糟粕还魂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校园讲座称挨揍的女人更健康 评论:警惕糟粕还魂

    2017-06-02 09:55
    来源:北京日报
    阅读量:
    语音阅读
           警惕糟粕披文化外衣还魂

      胡宇齐

      近日,一段小学生听取所谓感恩教育的视频引发争议:山西朔州某小学的操场上,台下几千位学生集体痛哭,台上演讲者声嘶力竭,伴随着煽情的音乐用哽咽的声音大喊,“我们的妈妈在家里当牛作马,这种情绪如果不发泄出来,就不能更好地爱我们”。无独有偶,近来还有一条类似新闻颇受关注:在江西九江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讲座上,主讲人鼓吹“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挨揍的女人更健康”……

      乍看这些新闻,还以为穿越回了旧社会。在21世纪的现代中国,在封建礼教的枷锁被挣脱的百年后,居然还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扯着传统文化的大旗,大肆宣扬这些糟粕思想,令人诧异。感恩教育固然是需要的,但应当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自然流露,而非传销式的道德绑架;德行固然是要讲的,但应当是一种普遍要求,而非专门挑出女性来说什么“三从四德”。以毫无道理可言的条条框框,不由分说地教人忍耐、劝人顺从,其产物大概只能是愚孝、愚德。值得欣慰的是,舆论场上大多对此报以质疑和批评,对这逆势泛起的封建渣滓和礼教余梦,公众显示出了高度的警惕性。

      尤其让人们警觉的是,这些事件中,居然都有同一个不容忽略的主体——学校。本该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现代意识的国民的地方,却在为集体催眠、集体洗脑式的糟粕灌输提供平台,甚至不惜花费钱财、还赞誉活动效果,实在离谱。当下,社会上涌动着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学校重视当然是好事,但若不辨妍媸,将糟粕误当作精华“发扬光大”,那毫无疑问就是在助长歪风、办了坏事!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塑期,学校尤其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为孩子们把好关,警惕糟粕披文化外衣还魂,防止陈腐思想在孩子身上生根。

      其实不唯学校,当今社会将糟粕文化奉为座上宾的大有人在。那些重新精致包装之后的过时思想观念,更隐匿、更鬼祟地出没在社会生活中,与不时发生的显性事件互为表里。唯有真正肃清余毒,那些宣扬糟粕之人才能真正失去市场,人之为人的意义、生命本身的美好,才能更大限度地凸显出来。我们整个社会,都应当为此努力。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