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部长蔡武等领导的陪同下出席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美术展并参观杨之光作品《激扬文字》(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晚风》 180cm×160cm 1991年 刘大为作
《世纪智者》 187×232cm 1999年 冯远作
“乱世屯粮,盛世收藏”,是收藏界的一句名言。如果把这句话用到现在的收藏热潮中,一点不为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准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文物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国内市场的艺术品投资收藏开始“热流涌动”。 收藏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且收视率不断攀升,各类艺术品收藏广告频繁见诸报端,街头古玩店也异常火暴,“收藏”正以其灵活的方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消费人群也呈逐年扩大态势,尤其是当代艺术珍品更是受到玩家藏友的热情追捧,中国似乎开始进入全民艺术品收藏热的阶段,并不断升温。
有业内人士分析,艺术品收藏的空前盛世,是中国人财富迅速积聚的又一证明。人们喜欢搞收藏,除了作为个人爱好,陶冶情操,退休后老有所乐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收藏是目前很好的投资手段。收藏现已成为中国人继储蓄、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四大投资方式。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艺术品特别多。而且中国还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遗存下来的物件。从时间上看,艺术品收藏在中国分三大类:一是“高古”类,主要指唐代及以前的东西,包括青铜器、陶瓷、唐三彩等;二是“古代”类,有瓷器、字画、家具、佛像、龙袍、玉玺等杂项;三是近代类,如刘大为、冯远、杨之光等一批当代艺术家人的佳作,还有邮票等品种。近现代以来,藏品更加丰富多彩,纪念币、邮票、酒等专项收藏品的加入,使喜爱、从事收藏的人群骤增。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时期,相关机构也发行具有收藏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升值幅度比较小,升值速度比较慢,适合那些不敢玩或玩不起的普通收藏爱好者。我国艺术收藏的历史悠久,并且在几千年实践中,演绎出许多史诗般的人间奇迹,写下许多千古流芳的鸿篇巨制。如今的中国人又在继续实践它、玩味它、解读它。
对于艺术世界来说,任何其它的文化价值就必须成为艺术的价值,只有这样的艺术世界才能为我们开辟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能的文化世界,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什么是艺术的文化价值。艺术收藏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留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方式,它是一种心情、一种情结、一种精神,是“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最好诠释,所以不能单单地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或是投机媒介,而要待之以文化的敬畏。在发掘艺术品市场潜力,提振市场的问题上,文化内涵将是吸引藏家和公众的一块金字招牌,因此除了多引进一些新的拍卖品种和艺术品资源进入市场外,还应该集中精力挖掘手中已有的艺术品背后的文化资源。只有把艺术品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因子挖掘出来,才能真正提升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收藏是对文化沃土的浇灌,是对中华文明的凝聚。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品以一部波澜壮阔的恢弘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会继续快速向前发展,艺术品收藏热还会持续,因为艺术市场的繁荣从另一侧面体现的是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