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展现美术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繁荣文艺事业的精神面貌。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撰写学习体会。全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做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以来,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以文化之强盛铸强国之志,圆强国之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新的文化使命。
一、文化强国,对内在于以文化人,对外在于人文外交
习总书记亲自主持制订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清晰表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雄心,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系统阐述。由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到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一字之别,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气、再创辉煌的从容自觉,盈注其间。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最新论述,与之前的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我们要一体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40年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显著上升,水到渠成地带出了文化强国的崭新命题。所谓文化强国,对内在于凝聚人心,对外在于争取人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外交是赢取人心、改善国际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中国投射在外部世界的形象,往往成为对方与中国合作采取态度的依据。国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软实力逐步增强的进度。
对于文化的第一形态,马克思肯定地说:“是一本打开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从历史发展来看,国际竞争的焦点从19世纪的军事竞赛、20世纪的经济竞争日益演化为21世纪的文化角逐,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文化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是各个大国的一项战略选择。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文化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舰那样气势汹汹”,却能够“改变人思想感情的归属。”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文化产品,因为软实力是文化层面的认同问题,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建构性,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事件,也就是说文化产品可以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你这个国家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认同。
世人多已习惯用通俗的话说,毛泽东让中国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富起来,习近平要让中国强起来。新时代就是中国强起来的时代。一个强起来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强起来的新时代更需要增了解、通民心。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的明智战略》一文中称,“因为中国的军事和经济硬实力在增长,如果不强调发展软实力,一些邻国会因为担心中国崛起对他们构成威胁,进而结成平衡中国力量的联盟。如果中国在崛起的同时提高软实力,就能‘安抚’这些国家软化他们结盟的冲动。”国际社会有必要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中国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解释中国。一个国家迅速崛起,必然引起其它国家的担忧、疑虑、恐惧甚至敌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想不挨骂,先要做强软实力,主动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国可以用过去40年发展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有能力做到和平崛起,也应该设法让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讲究“以和为贵”,争取把中国要做的事和要走的路向世界说清楚:“强起来”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更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造福世界。澄清西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需要让“制度硬实力”撑起“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能否在中国社会正式步入“全球公民”时代发挥好作用,也是中国从大国成为强国的实践逻辑。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佐证。新时代的“中国”,是经济的中国、政治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三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中国故事”,“软”“硬”协同,才能稳步推进。人文外交犹如一条双向车道,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文化是中国与世界的黄金纽带,历来如此。从毛泽东讲“延安故事”到习近平讲“中国故事”,可以看到高度关联性,为我们开展对外宣传提供有力的实践引领和行动示范。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求同存异”,也要“知己知彼”,争取“求同化异”,处理好“本土文化”与“世界审美”之间的关系,解决语言转化和跨文化交流传播的内在规律。习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中国占据了人类共同价值的制高点。我们要注意展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理念同世界的关联度,创造文化交融的优势。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贡献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中华文化在探索人类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诸多方面,都完成和积累了大量的恒常价值,今天的中国文化更要展现对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人文关怀。文化竞争,实则是人心向背的竞争。中国文化“走出去”从展示语言、民俗、饮食这样一些生活状态的和实用性的文化形态开始,别人容易接受一些。如今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艺文化”这个层面,现在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和熟悉对外文化传播的规律与方式,让承载更多价值观的“内容文化”走出去,在世界的精神文化高地上占据特殊的分量。策划有深度的文化跨区域性传播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魅力”,强壮“中国国力”。
二、用美术向世界展现文明优雅、立体丰富的中国
美术是世人喜爱的可视性艺术门类,作为文化的方面军和国家形象的艺术呈现,历来具有为民族传神写照的功能。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渗透于生活各层面的图像和形象更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实力、价值观念、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重要符号。相较于具有一定时间特性的其他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静态的美术作品和形象更利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反复出现。艺术作品不仅是承载美学思辨的载体,更是反映社会变革和发展趋势的一面镜子。多年的文化交流使我相信,艺术中人性的温暖是相通的。好作品能让海外观众摘下媒体给他戴上的有色眼镜,读到他自己的情感。文化交流就是要以相交促相知,以相知促相亲。文化影响力的根本特性在于“直指人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化、中国模式、中国故事走进他国人民的内心世界、走进人类历史的深处。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即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加强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才能把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由“听得见”“看得见”引向“听得进”“愿意看”的影响和接收层面。简言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精髓是“进入”。人心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时才能发生效力。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也是打开自己的时候,同时也在消解其他文化对我们认知的盲点。在此可以列举几个近年亲身经历的事例。
我会在挪威配合美展举办“中国艺术与传播”的讲座时,有听众问:“艺术对我们了解信奉共产主义的中国有什么作用?”我代表团用生动图像作答:艺术作品是民族性格的形象注解。从万里长城,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绘画中抚琴、对弈、品茗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崇尚柔和优雅的生活品位。我们期待着中华清风雅韵能够润泽外国观众的心灵,拉近彼此的距离。无论是对历史问题的叩问,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忧虑,无论是承担国际维和的使命,还是描绘中国各民族的多彩生活,件件作品都很自然会引起外国观众对中国的探究之心。中国历代文人都在梦想协和万邦的理想社会,而共产主义追求社会公正,其实宗旨就是人类大同的共同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正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东西。在场的听众感慨:“以‘和’为艺术灵魂的中国是不会威胁世界的。”
印尼驻华大使在为北京国际双年展印尼特展的前言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我们必须勇敢承认,外界依然存在种种障碍,挑战着我们之间的联系。然而,只要齐心协力,这些挑战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艺术必须成为两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媒介。“由于历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不断从艺术本体向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拓展,国外艺术家表示,感谢中国美协使我们了解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由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和北京双年展收藏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项目,广泛拉近了各国受众的距离。在韩国,著名评论家称“这些作品与西欧陈腐的学院派及难解的现代派不同,给我们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动,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障碍。中国美术家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多数人民的共同体、民族和历史。这样的展览给了我们探索美术健康性的机会。”在日本,刚经历了强震的日本观众在表现汶川地震的中国画前看得热泪盈眶,久久不愿离去,那一刻,清晰可见作品已经走进人心。在新西兰,有观众说“画中人时尚的衣着和优雅的气质,改变了我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在丹麦,与女王联系密切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主动提出免去场地费,因为中国艺术品的主题围绕和平、生态保护等引起了她强烈的共鸣。在芬兰,曾陪同两任芬兰总统访华并获准下到兵马俑坑道遗址内拍摄的著名摄影师,在表现兵马俑的油画前与我团分享其在中国的美好时光。在瑞士,前总统看到“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时,盛赞中国画美人之美的亲和力,随后成立了以他为会长的“水墨基金会”。在意大利,总统从媒体得知著名的美第奇宫举办中国美展,主动提出要参观。在德国,权威评论家说“美丽中国人”减少了他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认知的盲点。在美国,促成中美建交的卡特前总统看到画面中的北美大陆融汇了中国山水写意的意境时,致辞说:“美跨越了宗教、政治和种族,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让中美建交35周年这一里程碑如此令人难忘。”在英国,也许是中国水墨幽静的审美意境契合了人们在喧嚣都市中渴望静观自在的精神追求,于是有不少观众表示,参观了你们的展览,我想去中国看看。在科特迪瓦,观众对反映中国援非题材的作品竖起了大拇指。中国之美,既美在锦绣山河,更美在灿烂文化。大量事实证明,美术可以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美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图像言说的方式,形象直接进入受众的眼帘,它不需要任何中介,它本身就是中介。作为摆渡人,它能将观众从现实此岸引领到精神彼岸。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人文外交与政治外交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民众间的交流。人文外交具有水滴石穿的功效,可以逐步缩小认知和心理的鸿沟,实现春风化雨的浸润。
三、大变局中更需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将“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合作共赢新局面。”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这一重大危机面前,我们既看到了各国守望相助、团结抗疫的一面,也看到了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上升的一面,但不能据此认为全球化进入了寒冬,恰恰与此相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尚未见底的十字路口,最是文艺慰人心,共同的挑战让各国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全球化不仅改变了资本和商品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加频繁地相遇、相识、相知。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在疫情之下的新一轮全球化中,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等都不应再成为固化的界限,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覆盖全人类的伟大构想,必将要求文化担纲重要角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要有“文化自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对于建设文化强国都要有信心。
以文化人、以文兴国,是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时间紧迫、任重道远。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抓落实。我们要以当下的拼搏努力,为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在中外交流方面,我们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多层次文明对话,以时代赋予的如椽彩笔,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探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人文基础。展望未来,我想借用英国观察家雅克的预言:“当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逐渐恢复以后,中国的文化辐射力量将再度展开,成为带动世界秩序重组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