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林:我的现代探索永远在路上

文化人物网特别报道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姜宝林:我的现代探索永远在路上

    2020-12-08 11:00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师心——‘记得先生’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潘天寿纪念馆举办



    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师心——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于12月6日在潘天寿纪念馆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致辞



    姜宝林在开幕式上致辞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瑶宣布展览开幕



    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主持开幕式



    姜宝林向参观展览的领导和艺术家嘉宾介绍展览作品

     


    甦醒  105cm×68cm  1981年  姜宝林作品



    空山  169cm×96cm  1993年  姜宝林作品(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作品)



    旷  77.5cm×69.5cm  1998年  姜宝林作品



    2018·43号  145×367cm  2018年  姜宝林作品



    金山银山 145×367cm   2020年  姜宝林作品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师心——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于12月6日在潘天寿纪念馆开幕。
           此展作为“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之一,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个展。“先生”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潘韵、顾坤伯、陆俨少、黄羲、陆维钊等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他们坚守笔墨核心,在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自主构建了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展览以年近八秩的姜宝林的中国画笔墨学习和研究的历程为观察点,展示姜宝林对潘天寿等老先生笔墨的理解,对他们教学方法的回忆,以及他自己又如何在笔墨传习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展览除了展出姜宝林各个时期笔墨探索作品40余件外,还展出了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顾坤伯、陆俨少等精品、课徒稿以及萧云从、梅清等明清书画家作品近60件。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认为,“记得先生”这四个字其实说出了两件事:一、这里最重要的是人;二、是有传承的一群人。这里的“先生”特指五六十年代以潘天寿先生为首的一批中国画家,到今天正好一个甲子,对中国千年笔墨传奇的大波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样板。而“师心”既指能够凝结先生的心思和艺术,也包括师从的心理,“传承”亦有两层关系:从师与出师,这两层关系对画画的人来说异常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认为这个展览有三重意义:其一是姜先生选择潘天寿纪念馆作为他的展览场所,是他用60年的艺术时间表达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仰之心。其二是姜先生还抱有一种温故而知新,以潘老为榜样,再造高峰的雄心。其三是在这里做展览,是为了激励后学创新。姜先生以多年的实践,用他的身体力行开拓了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他用强烈的笔墨语言、形式构架为中国画坛输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可以说姜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最为重要的画家之一。
           参展艺术家姜宝林回到母校办展,心情很复杂,他笑称有种交作业的惶恐。他感慨道:“经过了60年笔墨的探索,但是对笔墨的理解和功力远远不够,这说明笔墨真的是无限深远。”
           “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自去年推出第一个“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据此系列展的策展人、潘天寿纪念馆的馆长陈永怡透露,在姜宝林展之后,明年还将计划举办“童中焘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她谈到,此系列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这些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通过这些学生讲述老先生如何教学传授,他们又如何体会传习、探索创新,来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中国画教学和创新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展览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内容,也是试图为中国画笔墨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展览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或课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对研究老先生的教学理念,丰富中国画教育史,皆具有积极意义。
           当天下午,聚焦“笔墨的现代性”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南山书屋举行。众专家学者集聚在中国美院旁的南山书屋,以姜宝林为研究个案,就“笔墨的现代性”若干问题展开学术研讨。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元素,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严格的法度和规范,使中国画成为程式的艺术。中国画的用笔,给人的不仅是视觉形象,还包括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东西,内涵特别丰富,而这种内涵的丰富性,靠的就是中国画的一笔一墨,一根线、一个点的严格规范要求。可以说,笔墨是每一个中国画画家一生的功课。
    以回忆的方式记得先生
           1957年,中国画系开始分科教学。潘天寿院长倾其全力在国内聘请“画得好、学问好”,能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画家来任教。于是当时的国画系由顾坤伯、陆俨少先生先后执教山水,另外还有潘韵、姚耕云、童中焘等先生。当时系里老先生们济济一堂,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传统在教学中得以延续。
           也正是此时,姜宝林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学习,在读书期间,老先生们上课,教的就是怎样用笔,示范的也是怎样用笔,以此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个性不一,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先师们无不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教笔墨技巧,更教艺术精神。时至今日,姜宝林回忆起老师们的教导依然历历在目:
           “以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评画的时候,一再告诫,不能剑拔弩张,但是潘老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化腐朽为神奇,因为艺术没有定律和公式,艺术只有创造。”
           “顾坤伯先生善用圆笔中锋,圆厚苍秀,尤擅长干笔皴擦的积墨法,画风特别适合山水画初期教学,不会走偏。他上课很少讲,他的授课方式就是亲笔示范给学生看。”
           “陆俨少先生初来浙美时,学校安排他在大华饭店吃住,他一则认为与学生脱离,二则来去不便,于是院里安排他住进国画系三楼楼梯上方的小房间,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两斗的小书桌,陆先生很开心,早晚到学生教室走走转转,不分年级的指导学生书画。陆先生没有专题讲座,也不善言谈,给学生的指导方式就是画给你看。”
           “陆维钊先生上书法课非常特别。他的第一堂课,让我们自主写一幅作品交给他,他根据每个人的笔性,结合学生不同的禀赋、气质,再指定他写什么帖。陆先生主张定了某一个帖之后,三五年不要换,因为一本帖写熟、研究透,就基本把握了书法的基本规律。浅尝辄止,经常换帖容易写油,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吴茀之先生是当时国画系的系主任,他一般给高年级学生上大写意课,经常在高年级教室里看到他的新作。他是潘老之外仅有的能讲能画的老师,每年年终陈列在走廊的学生作业,他都兴致勃勃地点评。在教学上强调中国画的以线写形,提倡人格教育。”
           当时,以潘老为代表的浙江美院的老先生们有一句口头禅:“关起门来做学问。”说的就是艺术一定要甘于寂寞,要下苦功,每天风风火火做不了学问,必须关起门来、静下心来,远离功名,才能把学问做深、做透。
           通过姜宝林先生的回忆,我们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回到老先生们的课堂之上,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值得反思与借鉴。
    以传承的方式记得先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自己的授课老师之外,姜宝林先生也向当时的大家像黄宾虹、齐白石、石鲁、李苦禅、崔子范、张朋、徐生翁等先生学习,同时也收藏古代大家的作品作为研究学习,即使作品只有一个闪光点,也把它吃透消化。这样不拘一格,兼容并蓄,才能吸收多方面的笔墨营养。
    以创造的方式记得先生
           1962年,姜宝林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正是南北相济、转益多师的求学经历,塑造了其坚实而广博的传统笔墨训练,扎实而多样的笔墨技法,也让姜宝林对笔墨拥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坚守笔墨书写,同时在形式构成上锐意革新,对笔墨传统极端‘保守’,对形式创造极端‘狂妄’,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个性。”
           “师心而不蹈迹”,师法老师们的艺术思想,也要跳出他们的艺术风格,才是学习他们的正确方式。笔墨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姜宝林探索着自己的道路:“我的现代探索,都是建立在对生活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是对生活感受的提炼和升华,不是哗众取宠的为创新而创新。我的现代探索,是从中国传统走出来的,同时是放在世界艺术比较的语境下,而不是在狭隘民族性的小圈子里的孤芳自赏。力图使中国画向现代转轨,让古老的中国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姜宝林的艺术主张。从20岁考入浙江美院起,姜宝林拿起毛笔已经近60个春秋,而关于笔墨的思索,也持续了60载。这些年的绘画生涯也使他深刻了解,尽管笔墨表达有不同的方式,但笔墨艺术永远没有现成的答案。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的现代探索,没有终点,没有定式,永远在路上。”
           对于回到杭州,来到潘天寿纪念馆,姜宝林仿佛依然是当年那个问学浙美的学子:“今天,回到母校,在我心里,这个展览是向潘天寿等先师的汇报。”
     
     
    责任编辑: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