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旭委员: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新浪微博
新浪看点
搜狐视频
网易订阅号
头条号
腾讯自媒体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特别报道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搜索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首页
文化大家
人物访谈
特别报道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新闻资讯
天下收藏
文化人物资库
视频新闻
在线杂志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报道
>
王林旭委员: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2018-03-07 18:05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画院院长
王林旭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画院院长
王林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案,具体提案内容如下:
2017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不仅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还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基本遵循。这让我们文艺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尽心竭力,共同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以一个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文艺工作者身份,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建立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因此,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中华文化,了解其独特优势及其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文明,但却是世界上唯一一脉相承以国家形态绵延至今的文明,无论在文化价值、制度体系还是社会结构上都没有出现过大的断裂。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文明也曾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但又一次次战胜挑战,不断发展、前进,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内在活力与生机,而这种内在活力与生机源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与精神,如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重仁尚义、讲信修睦、推己及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如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天下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这些宝贵的思想与文化,不仅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在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世界各国与各民族之间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些靠西方文化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无疑可以提供有益借鉴。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经提出,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这个历史上一直以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世界文明也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华文明将一统世界。
当然,这种美好愿景要想变成现实,还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需要通过中国文化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来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我们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话语权。要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构建起强有力的话语体系,让国际社会喜欢听、听得懂,才能与我们产生共鸣,实现良性互动。因此,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创新对外宣传工作的方法,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就为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融通中外的过程中,平等对话与交流非常重要。绝不能一味迎合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角,更不能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愚昧、落后的糟粕内容为卖点,要找准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与国外受众的表述习惯与精神需求的契合点,把我们想讲的与国际社会想听的东西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相通相融。这样才可能超越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障碍,把中国声音变成国际语汇,把中国观点变成世界共识。
就文化产品的创造而言,就是要立足时代、放眼世界,抛弃文化偏信和文化固执,与时俱进地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扬弃,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来对待古今、对待中西、对待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积极引进、消化、吸纳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转变为更具时代特色,更容易为世界人民所关注、所喜欢、所接受的形式。
我多年来与联合国合作的经历,促使我养成了站在跨文化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我创建超象艺术的初衷,就是要寻找中西方民众的利益交汇点、情感共鸣点、审美结合点,创建一个既具有中华文化精神、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正面形象,又能触及西方人现实利益关切和心理需求的新艺术范式。我在对“原生态的”和“被污损的”的世界生态类型的艺术审视中,加入了意念中的“第三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加注了生态美学的因素,确立了当代水墨艺术的创新主题,那就是展现地球现实面临的生态灾难和人类理想中的“第三生态”。由于珍爱和保护地球家园生态的艺术主题高度符合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点,中国当代水墨“超象”艺术从创建伊始就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思想高度。形象地说,当你拥有了把世界看成了一个家的创新立意,与世界互动的意识就会贯穿你的艺术探索,就会找到世界艺术的共同诉求,以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弥合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具备了国际视野,找到了中西民众共同的关注点,还需要作品拥有直抵观众心灵的国际化艺术语言。艺术语言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受众面的大小。如果直接照搬中国的传统艺术语言,则会使作品和国外观众的心灵对话因存在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形成隔阂和错位。为了让国外观众看懂当代中国水墨艺术“超象”绘画的主题和内蕴,我在艺术形式上融汇了西方印象画、东洋绘画和中国水墨画的成果;在绘画材质上采用了咖啡、火山灰、矿物质、花草树木等大量天然材料;在绘制技法上兼收软笔、硬笔,泼墨、重叠拼贴等多重手法;在创作对象上我抽象出了不同视角下的各种自然景象,以促成观众从我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的联想和关注意识。这样,当代中国水墨“超象”艺术在蕴含了揭示世界内在性质和精神本源的深刻性的同时,也以宏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景超越了具体的形象、特定的物性和狭隘的地域性,较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的人们所接受,从而建立起不同种族、文化、宗教信仰共享的审美空间。
从创新意识出发,将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贡献创造性地转换和提取出来,在语言和材料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并再生再创,形成符合当代创新性发展的视觉形象和思想,这不仅是对当代中国艺术自身价值诉求和精神内核的建构,而且也体现出中国艺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艺术,在完整的艺术视野中相互吸收、融合和分享过程中的中国风范和文化自信。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这既是我们党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也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工作要求,让我们以此共勉,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再创辉煌,为世界文明注入新活力,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王林旭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画院院长,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全国政协书画室成员,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联合国文明联盟艺术家代表。(中国文化人物)
分享到:
最近更新
“意像·东方”——徐里油画艺术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开
96岁田华获颁“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再获
希腊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
伊朗约克歇·洛斯塔姆
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
打造人民艺术殿堂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典藏大家艺术精品
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周昌新创作写意重彩《中华树祖》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近日,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院长、重彩油画奠基人周昌新倾情创作巨幅写意重彩油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
「意像・東方」――八達山人(石果)書画作品展は日本東京で開会
中国文化人物誌(編集長 王保勝) 10月15日、中国文化人物雑誌社、中央テレビ局書画チャンネル、香港豊熙時代グルー...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名家新闻网
中国日报
光明网
中国网
凤凰网
网易
搜狐网
新浪
腾讯网
中国青年网
环球网
中华网
央广网
央视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作家网
中国艺术报
欧洲新闻联合网
欧联华文网
中国侨网
中青在线
联合早报
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文明网
求是网
文汇网
国新办
新京报
国际在线
参考消息
海外网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