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于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饶宗颐先生
2016年7月11日,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在香港家中拜访饶宗颐先生并深入畅谈
2016年7月11日,饶宗颐先生在家中仔细阅读最新出版的中国文化人物,并给予高度赞誉
2016年7月11日,饶宗颐先生与次女饶清芬一起阅读中国文化人物
2018年2月6日凌晨,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噩耗传来,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追忆并赞誉:他是真正的通儒。
业精六学 才备九能 已臻化境
饶宗颐先生学术研究范围甚广,从敦煌学、甲骨学、史学到目录学、楚辞学,从考古学、韵学、古典文学到经学、礼学、宗教学等方面均取得骄人成绩,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甲骨五堂”,与已故大儒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曾经这样称赞饶宗颐:“选堂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五洲已历其四……先生又为性情中人,有感于怀,必发之为诗词,以最纯正之古典形式,表最真挚之今人感情……能臻此境界者,并世实无第二人。”
在学术研究上,先生开创了50项第一,包括: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第一人、治楚帛书第一人、撰写宋金元琴史第一人、首次提出“楚文化”、首次研究敦煌白画、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学术之外,饶宗颐先生在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皆有非凡造诣。张大千曾说:“他(饶宗颐)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淳厚博雅 泽被后世
与饶宗颐先生有相识之缘的晚辈,都称先生对后辈向来都是不吝赐教,给予帮助和支持,并称赞他为厚博儒雅的前辈。
中国文化人物在新世纪之初有幸与饶宗颐先生结缘,作为中国文化人物的主编,本人先后在香港和内地多次拜访先生。在交谈中,当先生得知中国文化人物的办刊主旨,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民艺术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报道方式、多种媒体形式,全面报道中国文化名人名家在各自领域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向海内外广大读者生动、真实再现他们肩负时代使命、不忘初心、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揭示他们为中华艺术宝库呈献的精品力作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饶宗颐先生欣然应允担任中国文化人物的顾问。
2015年12月6日,饶宗颐先生百岁华诞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中国文化人物的主编,有幸到场祝贺,见证了这一盛事。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时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现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来自海内外出席“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以及香港各界嘉宾近千人出席,为饶宗颐教授庆贺百岁寿诞。
2016年新春来临之际,已是百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依然心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光明前景,特地欣然题写八尺巨幅“中国梦”,祝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年7月,再次前往香港拜访饶宗颐先生并深入畅谈。在其家中,先生不仅仔细阅读了最新出版的一期中国文化人物,还十分关心中国文化人物的发展,勉励后辈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视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创作、传播更多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易于让国外受众接受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媒体,助力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先生虽已逝去 但精神犹存
饶宗颐先生对后辈学者非常关心关怀,与大师同行,学到的不仅是大师那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心系国家,倾心育人的情怀。
如今,“南饶北季”俱往矣。先生虽已逝去,但精神犹存。中国文化人物将铭记先生的教诲,不负先生的期待,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工作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体现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为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