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方立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方立草书作品
中国书法和中国哲学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智慧光芒和审美观念。各个时期的中国书法都根植于中国哲学,各个时期的中国哲学都以中国书法为传播载体和表达形式。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态和文明交流传播手段,从中国哲学中吸取营养,在笔法和笔意的统一中体现书法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形象化地表达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通过艺术形象,发挥社会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科学武装作用、美感愉悦作用、精神陶冶作用、情感交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发生审美的感染力量,从而传播中国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楚辞远游》方立行书作品
一、书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
书法同哲学一样,具有社会认识功能,并且直观展现哲学本质和内涵。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书法,是社会实践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人的精神的思想的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认识,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思想精神方式。它通过汉字书写秩序化和美化行为,运用笔墨线条以相对固定的秩序记录文字,直观表达哲学本质和内涵。汉字方形结构及其点线分布特点,书写者可以通过笔画、结构和章法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在笔法与笔意的统一中体现自己的审美理想,表达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情感。欣赏者可以通过书法艺术理解现实,在精神审美意义上掌握现实,这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形式。
从源头看,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先祖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表达,并且以特定图形表现出来。比如门、鸟、马、牛、日、月等最早的古代汉字,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物质存在对人们意识作用的结果。《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这就是说,仿形是最初的造字法,文字基本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象,是天地万物及人自身所有。“象形”为“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凡可以对应描画的物象都是可以画出来的字形,即独体不能拆分的“文”。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得灵感而造汉字,是因物取类为其象。造字取象有4个层次,自然为第一层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为第二层次;法象为第三层次;物象生动为第四层次。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文字和语言一样,“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376页)
从汉字的起源可以看到,人类和自然界的认识关系、审美关系客观地存在着,只是在劳动实践中,自然现象才能成为人类认识和审美对象,促使包括审美观点和理想在内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书法作为汉字书写艺术,它同哲学一样都是社会存在反映,既是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精神成果。比如,青山、大海、皓月、彩霞、红花,在人类以前已经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着,人类只有在劳动实践中,这些自然现象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人类才能对这些自然现象形成崇高、艳丽等美学感觉和评价。道教的道,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哲学概念。如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玄而又玄的玄学。书法艺术同样有道可遵循,是玄而又玄的艺术。书家通过点线运用创作出充满思想感情的书法作品,书法线条如同道家所言的抽象无形的道,表现着书家对世界本源、存在方式、事物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规律等问题的形象看法,表达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审美观念。
任何书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生活和情绪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的一定人物的审美认识,反映一定社会集体的思想、愿望、意志和情感,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社会现实社会图景,反映一定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是一定社会的生活本质的形象显现。因此,书法艺术可以通过感性形象完成认识真理的任务,按照一定社会审美理想改造社会生活。早在汉代,蔡邕就认为,书法源于自然,源于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这种理论既源于道家的“道法自然”说,也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书法理论中的体现。蔡邕是儒家,同时也受黄老玄学影响,这两种思想影响都反映在他的书法艺术上。《庄子•人间世》有“散木”、“散人”的说法。蔡邕《笔论》中提出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这些观点正契合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同时,蔡邕又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必然联系,必须遵循宇宙规律,书法要契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到了清代,书家刘熙载在《游艺约言》中鲜明地把书法同道家和佛家联系起来,认为“老子有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言,禅家有剥蕉心之喻,书得此意,尘俗何从侵犯笔端?无为之境,书家最不易到,如到便是达天。”他把宇宙的和谐、生命的律动、心灵的节奏有机结合起来,认为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就是说,书法可以在天地人神之间进行沟通。书法之美,在于合乎万物本质和自然规律。书法可以格物致知,进而达于天下、化育天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进一步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在他看来,意是宇宙、人生真谛;象是书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用来达意的。书法不仅是美的表现,而且是人的思想、学识、才华甚至情操的形象化、具体化,是自然大道与书法大道的统一。
《春华秋实》方立行书作品
二、书法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
中国书法是承载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其核心价值与中国哲学密切相关。书法通过点画、结构、章法等形象方法表达观念和意境。任何情况下,艺术家总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念,在作品中对现实进行表现和评价,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道德标准和审美情趣,具有重大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作用。努力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对人们思想道德发挥正面教育力量,是我国自古以来一切优秀艺术的优良传统。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形成了以孔孟和老庄为代表的儒道两大哲学思想体系;以后佛教传人中国,经过本土化,融入中国思想体系。这三大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国书法艺术也打上儒道释哲学的印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核心要求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保持礼的规范和中庸的哲学观念,表现在文字和书法方面,就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强调艺术的实用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的统一,要求书法必须为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服务,进而形成了以正体为标准,以秩序和法度为基本诉求,以尽善尽美、中庸、中和思想为主线的书法大统。这里,儒家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以统治意志为向心力的文化传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崇尚自然、道法自然,表现在书法方面,就是追求天人合一、朴素无华、纯质静美的审美理想。《易传》融合儒道思想,以天地人为宇宙三宝,构成天人合一宇宙观。人生的理想境界,衍化为艺术之最高境界。儒家依仁游艺、以艺达道,道家以自然为道,道进乎技艺,技艺即是道。张怀瓘《六体书论》认为:“书与大道不殊。”朱长文《续书断》认为:“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书进乎道。”这些书法见解,都源于儒道两家的所谓道。佛家强调一切皆空、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观念。佛家有所谓妙悟说,即不为万物所累,达到万物与我为一,取得精神绝对自由。在佛家眼中,一切为空幻,了悟亦是幻觉。书之悟,或悟书理,或悟笔法,或悟意象,强调书为心印。慧能以顿悟为成佛之路,只须内求于心,悟到本心,即可成佛。妙悟作为取得书法意象的心理体验,悟由心来,心从物得。物自我相交合一成意象。儒释道的哲学观念深刻影响中国书法审美理论并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可以称为形象化的哲学。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中国书法同中国哲学一样,有着社会教育的巨大精神力量,一直与生俱来地发挥着揭示生活和社会关系、传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一直潜移默化地教导着中国人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
《王羲之〈兰亭序〉》方立行书作品
三、书法是科学武装的重要途径
书法艺术的形象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之一,能够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真理性的认识。书法艺术美作为一种特殊认识成果,包含科学认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在书家手中,书法艺术如同解剖刀在医师手中一样,是解剖客观世界的刀子。在书法艺术创造活动中,现实世界的心灵化与艺术家心灵的现实化是相互交错地同时进行的,影响甚至改变着书家和欣赏者的主观世界。书法艺术形象既是反映现实的手段和方式,也是艺术思想存在的形式,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显示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人物或者事物的态度。书家将自己的倾向寓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判断、干预和改造,可以达到科学武装的作用。
书法艺术总是通过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来表达生活的丰富内容,揭示现实的美与丑,直接诉诸人的感情并作用于人的思想。对于这些道理,古人早有领会。东汉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认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他强调了对事物的内心感悟和思想认识在写好书法中的作用。我国历代书家浩瀚的书法作品,不仅有书法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历史、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书法艺术作为客观世界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内容和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作品中。许慎的《说文解字》、不同时期大量书家抄写的佛经、道德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书法作品,既是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宝库。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笔法与笔意的统一中传递书家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对欣赏者发挥科学武装的作用。虚实结合、有无相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特点。中国古人最典型的宇宙观是《易经》上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汉字由点画组成,点画的空白处是虚,点画本身是实,通过虚实结合,构成了中国书法与中国哲学相统一的完美汉字。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在论述审美问题时,都提出了虚实概念。荀子《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他强调在艺术表现生活时,要拔萃,去粗取精,于是艺术表现就有了虚。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他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他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要虚到神秘的意境。《易•系辞传》中说:“易之为道也,累迂,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世界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实中流动变化。因此,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反映在艺术上也应该虚实结合。书法艺术只有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形象。宋人范烯文《对床夜话》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只有实虚结合,才会有幽远的境界。凡是有造诣的书家,对于汉字的这种奥妙都有深刻领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思想和感情。虚实关系在书法中表现为审美学问和技巧,在哲学中表现为于世界观的学问和方法。因此,中国人既从哲学著作中也从书法作品中感悟哲学道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书法同样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方式。运用汉字和书法手法,介绍科学内容,使科学道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也是书法发挥科学武装作用的重要方式。正如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指出的: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此。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目的在于把他反复想起和反复感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
《节录〈韩山朱公座右编〉》方立篆书作品
四、书法是美感愉悦的重要方式
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美的创造,在人们审美生活中有特殊的社会效用,即所谓的艺术魅力,从思想与感情的统一上对人发生作用力。书法艺术的美感愉悦作用,可以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人的精神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通过自己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加工、概括出来的精神产品,是理与情不可分割的结合体。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会产生思想感情上的相应反响,引起真善美或者假恶丑的感觉,这就是艺术对于人的明辩事理、陶冶感情的作用。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美感共鸣、开阔精神境界,激荡心灵、陶冶性情。
关于书法艺术的达性抒情问题,早在唐朝的孙过庭《书谱》中就有论述:“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推。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孙过庭认为,篆、隶、草、章四种书体有各自的美感特点和要妙之处,通过书者以风神、妍润、枯劲、闲雅等手段加以丰富和变化,就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谱》又说:“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情动形言,语出《诗经•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诗),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这里的“风”,指《诗经》十五《国风》;“骚”即屈原《离骚》,代指楚辞。“阳舒”代表天地万物的旺盛状态和力量感,所谓的阳刚之美。这也就是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讲的:“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惨”指阴气下沉,也就是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阴气太则风神生”的意思,所谓阴气沉郁而后乃生风神。诗经认为,言语、吟诗、唱歌、舞蹈都是情感表达方式。书法艺术的达性抒情,就是要像文学艺术一样有感而发。
孙过庭关于书法能够达性抒情观点对后人发生重大影响。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述皇象书法“沉著痛快”,痛快出于“阳舒”、“阳气明”;沉著出于“阴惨”、“阴气太”。太者盛也,正是用笔沉著的本源。天地之心如同人心,是自然的客观属性,人心应该和天地之心息息相通,依循自然的阴阳法则,以心驭笔,把书法美与自然美统一起来。李阳冰《论篆》说自己:“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三才,出于《易•说卦》,所谓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仁义。他是自诩汇聚了三才品格,所以能够以心驭笔、以自己之心推拟万物之心,从而表达万物之情、概括万物其状。
到了清代,刘熙载进一步发展了书法能够达性抒情的观点。他在《艺概•书概》说:“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矣。”观物即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格”是接触,“知”是熟悉客观事物并洞悉其理。类情、观物是凭印象所得,如同书法的点画、字形样式、运动状态以及神彩,可以比照天地万物。了解并表达万物情感,则需要通过物我为一的途径,以人情比拟物情。
万事万物通过艺术家思维,就会成为有感情、有性格的事物,是感情化了和人化了的自然。如同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艺术作品的审美影响虽然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但始终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始终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情感。
《李商隐诗〈忆往一师〉》方立篆书作品
五、书法是精神陶冶的重要途径
人们在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中都有对艺术美的需求。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美的快感和艺术享受,在接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同时得到娱乐和休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使人悦目怡神、身心获益。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移人情者,颇富于趣。趣味性是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没有情趣就不能感人,这是艺术规律。书家只有善于表现客观事物,从客观事物中得到艺术创造的启迪,并善于把自己的感情溶化于作品,才能增强作品的趣味性。美,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切艺术。同所有艺术家一样,书家也是美的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书画家经常运用的手法,就是所谓的比兴,即以物喻人、缘物寄情、借物言志,传播真善美。最典型的是文人书画家通常都把梅兰竹菊比喻四君子,作为自身和思想的化身。因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主廉洁,梅花俏不争春主清高,兰花恬静幽香主纯洁,竹子刚劲不屈主气节,菊花高傲脱俗主性格。书画家把这些花卉人格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和审美情趣,从而使作品蕴涵了崇高的人文精神。这种传统,从六朝的宗炳、王微就已经开始,他们提出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主张“以有管之笔、拟太虚主体”,把书法提升到了载道的高度。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笔墨之间,本足现人气象,书法亦然。王右军、虞世南字体磬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徐继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古今,忠义贯明,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朱墨。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咄咄逼人。李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呼有仙气。……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书法作品体现书家的气质风貌,反映书家思想心境。古人说,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参见陈绛曾《翰林要诀》,《历代书法文选(上册)》上海出版社1979年)
中国汉字和书法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至今逐步形成了以篆、隶、楷、草、行为代表的五大书体。千百年来,书家总喜欢用不同书体表达不同心境。哀则迟,愤则疾、乐则畅,静则缓。草书狂放,适合悲愤,不适合哀伤;正楷端庄,适合娴静,不适合愤怒;行书畅开,适合舒展,不适合奔放;隶书静穆,适合庄重,不适合轻松;篆书古雅,适合装饰,不适合实用。周星池《临池管见》说:“静坐作楷法如十字或如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陈译曾等人,都提到喜怒哀乐对书法创作的影响。颜真卿《争座位帖》的矜持和《祭侄稿》的哀怨,都从字里行间反映了书者的心境。
《张继诗〈枫桥夜泊〉》方立篆书作品
总之,书法创作是精神的思想的活动,体现社会一定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是人的思想、感情、精神、意志以及对于美的要求的具体表现。富于感情地思维着世界,是艺术家精神活动的特点,体现着艺术本质。善于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中发现引人入胜的美,善于把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中的美表现得引人入胜,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才能。科学的作用在启人思,艺术的作用在增人感。书法艺术能够激动人心,引起欣赏者思想感情变化,这是其重要特点。书法家首先激动自己,才能使别人激动;首先使自己宁静,才能使别人宁静。所谓大师,就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美、展现美。书法美是诉之于人的感觉、知觉的,是融入人的感情并且运用想象的。字如其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书法艺术致力于唤起作品欣赏者的美感共鸣,使人如临其境、如与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理智和感情上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感染,这种感染是艺术的也是理性的。(文/方立)